因为我曾当过兵
青春有很多样子
很庆幸
我的青春有穿军装的样子
一日是军人
一生是军人
退役后
哪些东西你一直珍藏着
为什么它值得珍藏
……
因为这里面有我们不朽的青春
01@孙锐
2014年参军 2016年退役
我家祖孙三代的退伍证:爷爷65年入伍,父亲85年入伍,我14年入伍。从骑兵,到炮兵,再到海军。作战半径从近敌,到视距内,再到超视距。看着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
02@宋仲海 提供
1951年参军 1958年退役
父亲最骄傲的是中间那枚国庆阅兵纪念章,那是父亲1952年参加解放以来第一次空军方队接受毛主席在天安门的阅兵检阅。
父亲讲起参加阅兵,那真是滔滔不绝,六月底到的北京天坛公园,七月、八月、九月在天坛公园搭帐篷训练了三个月,10月1日早晨五点就到天安门广场等待接受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检阅……
03@李猛
2002年入伍
02年怀揣梦想,从大学参军入伍,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期间父亲一封封家书,给我指明方向,转眼16年过去了,仍然能够回想起收到父亲来信的激动心情。
04@王彧
1994年入伍
这至少是25年前的大短裤,一直留着。从前年开始一年为它写一首诗,《它——写给八一大裤衩的诗》:
这条大裤衩
粗缯丰韵
伴边关哨卡星月晨昏
这个压箱宝
物语青春
天下安,扛枪有幸三生
05@刘富光
1987年入伍 1991年退役
当时作为电影队放映员,经常需往返于旅机关和基层营连间,这些证件见证了我火热的军旅岁月,每次看到这些仿佛自己又回到十八岁。
06@李志武
1996年入伍
1996年12月,在我入伍前夕,母亲亲手为我缝制的针线包,每一针、每一线都是牵挂。珍藏至今22年有余。
针线包还是当年的针线包,只是没有了母亲牵挂,剩下的却是对军旅岁月最美好的回忆。
07@张凡军 提供
这是烈士闫正连牺牲前,递交给我的请战书和血书。
我1989年时任青岛消防支队一中队政治指导员,也是扑救黄岛油库的中队指挥员。闫正连在灭火战斗中牺牲,被中央军委和国务院授予灭火战斗英雄,颁发一级英雄奖章。
08@周训训
2013年入伍 2015年退役
作为第一批九月份入伍的士兵,虽然军旅生涯只有短短的两年,却足够我用余下的一生去回味——两年时间,我没能成为最优秀的士兵,但我做到了最优秀的自己!
09@王滨周
1978年入伍 1981年退役
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时,随身带的布条。上面写着我的部别与家里的联系地址,用于战亡后的识别。
水壶是1662高地缴获的,上有越文。
10@韩雨
2016年入伍 2019年退役
小石头是在衡阳新兵连时打扫卫生捡的(每周捡一颗),班长问我为什么捡它,我说等我退伍了就用个玻璃瓶子装上,让它载着我满满的回忆。
手榴弹拉环是我第一次投弹后,偷偷保留的,本来要上交的,我告诉班长跑丢了。
11@王斌 提供
父亲1949年参军,参加过西北解放、西南解放、抗美援朝等战争,但只留下一枚珍贵的西北解放纪念章,1955年,已经30岁的他去海军接防苏军防务。
第二枚是建国50周年,国家颁发的献给共和国创立者奖章,睹物思人,老兵不逝,只是凋零。
12@聂晶晶
2013年入伍 2015年退役
最开心的是在部队遇到了我的老公,其实国家真的发男朋友哦!这是他给我做的子弹壳工艺品。
13@常新华
服役25年
我的军服每年都要晾晒一次,我曾服役的部队驻在艰苦边远地区,从士兵到军官,从青年到中年,从无知到有为,都是部队给了我引以为荣的人生经历。
14@武林
2015年入伍 2017年退役
这是一张从山西返回北京的车票,也是一张军旅的末班车票。
记得大巴驶出营区,眼泪再也不能忍住。迷彩的青春,随着这张车票而结束,它所承载的,是军人最美好的时光。
15@李振兴
2002年入伍 2018年退役
感谢军旅生涯,我长大啦,我成家啦;虽然已离开单位,“胸中有激情、永远十八岁”的作风,我永远不会丢,因为早已扎入脑海深入心脏!
16@马宏斌 提供
整理父亲的遗物,才知道父亲曾是志愿军军人。父亲那代人,如此低调,令人钦佩。
17@刘志彬
2008年入伍 2013年退役
一张入伍通知书把我带进了火热的军营,5年时间赢得了一枚三等功奖章和一枚卫国戍边纪念章,但最珍贵的永远都是那些无法具象化的青春记忆。
18@温在润
2013年入伍 2015年退役
新兵第一次打靶,然后去捡回了弹壳,磨成了戒指,希望以后送给女朋友。
19@陈猛
1993年入伍 1998年退役
军衔是当兵军训一个月以后下发的,军壶和包带是后来下发的,军衔每年一条衔,到上士军衔,士兵证在一个月集训后下发的……回想当兵的五年,感觉曾经的日子还历历在目。
20@刘红生 提供
武警水电部队集体退役前的纪念。祖国知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