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要闻关注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发布时间:2020-09-04 21:01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的时间节点上,让我们聚焦江苏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和塔铭,回望英雄们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伟大事迹,学习英雄、捍卫英雄,从中汲取前行的强大动力。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碑于1989年落成,矗立在南京雨花台主峰广场上,高42.3米。采用传统的竖式造型,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正面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金字,背面为江苏省及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江苏视察时指出:“在大革命时期,江苏是我们党活动和战斗的重要区域,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碑文:

在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英勇斗争,壮烈牺牲在南京雨花台,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英雄篇章。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七年十月

江苏省人民政府 南京市人民政府 敬立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乡,2013年刘老庄战斗70周年纪念日之际,八十二烈士纪念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中轴线偏北有壮志亭,内置李一氓撰写的“八十二烈士墓碑记”。

历史背景:

1943年3月18日,在刘老庄发生了一场敌我力量异常悬殊的战斗。我新四军三师十九团四连的82位勇士,为了挡住3000多日寇对我淮海区党政机关突然袭击,进行了浴血奋战。这些战士大多经过战火的锤炼,有的还是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老红军。他们决心以少抗多,拖住敌人,决不让我党政领导机关蒙受损失。同时,为减少村中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四连指战员决定撤到村外开阔地与日寇决战。从拂晓到黄昏,敌人发动了5次冲锋,但在82位勇士面前,除留下200多具死尸,带走300个伤员外,未能前进寸步。恼羞成怒的日寇集中了上百门山炮、迫击炮,向我四连阵地整整轰击了5个多小时。四连勇士在弹尽粮绝,敌人炮火不停轰击的情况下,上好刺刀,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经过一场激烈的白刃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过大,四连勇士全部壮烈殉国。但日寇妄图合围我淮海区党政机关的阴谋,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82烈士气壮山河的气概,激励了解放区的抗日军民。朱德总司令在《论解放区战场》中,称赞82烈士是人民军队“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代军长说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八十二烈士墓碑记:

三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拂晓,从淮阴城开出一支国际强盗的队伍——日寇,六十五师团的三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大队;配备有野战炮、重机枪;过了老黄河、盐河;向北,梳子样地扫荡过去,一直扫到漳桥、刘老庄。

发现敌人,哨兵以连续的发射代替报告,一个连八十二个人,立刻进入交通沟,抵抗;交通沟是断绝的,不能够退去,抵抗;就是一个连,没有友邻部队,不能够得到援助,抵抗;优越的敌人,迅速地完成了几重包围,不能够退却,抵抗。

再不是春天,再不是闲散,而是战斗,保卫刘老庄,保卫自己。

敌人发起冲锋,一次,无效;二次,无效;三次,无效;四次、无效!敌人认清了对方不能退,集中了炮火,上一百门,轰;指向着一条婉蜒的交通沟,轰。

这个连,八十二个人,从拂晓,到黄昏,度过耶极端紧张、残酷、饥饿、悲壮的十二个小时。只有枪声、炮弹声、手榴弹声;只有鲜血、挣扎和死。八十二个,八十一个,八十个,七十九个,七十八个,一个一个递减到不成为连。两个排,两个班,最后还不到一个班;整天的战斗,整天的射击,剩下来的人和剩下来的子弹,最后还不到供一支枪的连放。绝望的牺牲下去,亦英勇的牺牲下去。

他们凭了什么有这样一股不饶、不屈、不止的抵抗力量?

等到一条交通沟都静寂下来的时候,天已经同战场一样的昏暗,敌人才敢迟钝的踏向交通沟的边沿,顺看交通沟,错乱的躺着一个、两个、三个……八十二个中国人民成士,每一个都染洒着透红的中国人民的鲜血。注视一下,没有一枝完整的短枪、步枪、机枪,全部都折断了、炸碎了,弹药都射尽了,手榴弹都掷光了,敌人想要,但是不能够拿走一样还像样的武器,作为他的“胜利”代价。他亦无可奈何地搬回他自己极丑恶的黄色服裹着的法西斯侏儒的腐臭的瘟尸二百几十具,这便是他新四军面前应有的“缴获"。

三年后的三月十日,刘老庄,依然是春天,就在那断绝的交通沟旁边,已经长起了一个方形几里已嫩黄的柳围,在柳围的中心,高高堆起了奉安中国人民烈士的山陵。在山陵的正门,洞开着一个大书“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门。

淮阴现在是胜利的和平,一百多年的民族仇怨是获得报复了。八十二烈士的灵魂是应该安息了;但是,不会忘记的,烈士们的亲密的同伴,还在山海关的长城外,为中国人民的事业奋斗,他们也更不会忘记这八十二个烈士。因为这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五年中,直到克复淮阴、淮安后为止,我与三师的同志们,共同工作,共同担负敌后抗战的一切灾难,我不能不回忆生者,更不能不悼念逝者。向八十二烈士,我致布尔什维克的敬礼!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三月十八日

成都 李一氓谨记


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中国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纪念塔建于1943年,旨在纪念在盐阜区抗日根据地阵亡的新四军兵员和干部,是盐城市历史最悠久的抗日烈士纪念碑。

历史背景:

日寇精心策划的1943年春季对盐阜区的大扫荡,虽然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残酷,但在盐阜抗日军民的英勇打击下,又一次以惨败而告终。在整个反“扫荡”期间,新四军主力及地方武装在大量歼灭敌人的同时,自身也受到很大的损失,其中三师就伤亡团级干部7名、营级干部89名。为了纪念在盐阜区反“扫荡”斗争中壮烈牺牲的三师指战员,为了纪念苏北抗日根据地开辟以来所有牺牲的部队和地方抗日烈士,1943年7月初,盐阜区抗日民主政府决定,在阜宁县城西芦蒲庄,原寿安寺遗址上修建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张爱萍将军十分关注纪念塔的设计与修建,抽调工程技术人员及美术家组成专门的修建委员会,盐阜士绅及各界民众闻讯,纷纷捐钱、参加义务劳动,以表达对抗日阵亡将士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塔座上刻着爱国民主人士杨芷江撰写的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的塔铭,其文曰:

民国癸未(注:公元1943年)春,敌寇以数万兵力,扫荡我盐阜区。敌蹄所至,村市为墟,据点成丛,刁斗相应。而我英勇新四军部队,运动于罗网之中,艰苦支持,有难言者,乃能应付有方,整饬行列,伺机反击,义不回顾,卒将大小据点摧毁十数处。其中骇人耳目,策立奇勋者,厥有三役焉:一曰单港之役,二日陈集之役,三日八滩之役,其争战之激烈,牺牲之重大,洵有可歌可泣者矣。然此三役咸为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之功,若分析言之,则单港之役第二十二团任之也,陈集之役第二十三团任之也,八滩之役第二十四团任之也,三团战功,先后辉映,光荣历史,阅久弥彰。全区各界人士为上慰忠魂,下励来者,爱公建烈士塔以表扬之,塔成征文于余,余为之铭曰:

癸未仲春,敌寇肆虐,纵横蹂躏,夷我城郭,广置据点,密似网罗。我军神勇,穿织如梭,何暇蹈隙,乘机观变,倏现倏隐,闪烁如电。或避其锋,或摧其坚,视宜而动,所向无前。单港首试,猛如乳虎,斩将搴旗,光辉千古。陈集继作,制胜出奇,聚敌歼灭,靡有孑遗。八滩虽微,地居孔道,扼我咽吭,浴血申讨。凡此三役,烈烈轰轰,夺敌之气,成我之功。呜呼烈士,做鬼犹雄,名垂金石,并塔永崇。瞻怀凭吊,孰不动容,视伊懦怯,愧恧其终。

苏中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

苏中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位于三仓镇新五村黄海路西,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在海安、东台、大丰沿海地带牺牲的烈士而立。亭中立“苏中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镌刻1945年苏中四分区司令员张震东、政委卢胜、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符确坚、专员梁灵光共同署名的784个字的碑文,苏中四分区各县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2259名烈士的英名。镌刻碑文如下:

当神圣的民族抗战进行到第八周年,我们分区抗日全体军政人民,才能在无间断的战斗胜利之余,将我八年来前线上、刑场上忠勇殉国的烈士们的英名,勒碑永垂,以慰英灵,以励来兹,以志我们的钦敬与哀慕之忱。

他们为了中国人民解放的伟业,擎起了民族抗战的大旗,曾经血战大江南北,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以杀敌胜利为生命,以敌后战场为家庭,斩荆披棘,栉风沐雨,以其无比的英勇,冲锋陷阵建立殊功,最后他们选择了最光荣的死法——以他们的热血、头颅,换取了敌后自由的天地——在这里数百万人民得以避免奴役与鞭挞之苦,国家命脉得以转危为安,奠定了胜利反攻的基础。更有我们忠烈的志士,以其钢铁的意志,见危受命,临难不苟,虽备受酷刑剥肤之痛,断肢活埋之苦,而决不向敌人屈膝,终于取义成仁,发扬了我优秀民族子孙的正气。他们的忠勇壮烈,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他们的光辉事迹,应该昭炳于人类解放事业的史册而永垂不朽。

他们几乎全部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壮烈牺牲,给了党以无尚的光荣。他们对党对革命效着无限的忠心,为了服务于中国人民,鞠躬尽瘁,视死如归,他们都不愧为中国共产党优良的党员,正如全国敌后解放区一样,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之下才会涌现大批的勇士,成为整个解放战争中的先锋战斗员,决胜疆场,万死不辞。他们生荣死哀,死得其所,为千万人民所衷心感激,为后世英杰所赞仰师法。

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所以虽有分区襟江带海敌我争夺的严重形势,虽有敌伪集中精锐高度压力的“扫荡"“清乡”,终于被我空前的勇毅、超越的战略所击破、所粉碎。烈士们的殉国,正是这一罕有胜利的缔造者。目前,我们正以无比的威力,在扩大与巩固我们的解放区,正迈步向着敌伪的心脏行进。胜利在望,雪恨有期,因而我们的烈士虽死未死,他们将永远活在胜利的中国人民的心上。

因此我们将他们铭刻于人民记忆中的名姓铭刻在碑石之上,以志哀荣。他们的光荣,他们的光辉事迹,则另有专文刊记附跋于后,以彰英烈。

苏中军区第四分区  司令员 张震东

政治委员 卢  胜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符确坚

专员 梁灵光

中华民国“七七”抗战第八周年纪念日    立


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

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军广场的环岛中央,是盐城市最显著的城市地标与精神象征,俗称“大铜马”。塔上刻有原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上将亲笔题词:“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作为盐城这座英雄城市的标志、铁军精神的象征,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建成后一直放置于建军广场,由此这里也成为盐城市民心目中老城区的中心坐标点。碑文如下:

光荣的新四军原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是中国共产党培育和领导的一支英雄的人民部队。这支部队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由坚持在南方八省、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编成的。一九三八年一月六日在江西南昌成立(应为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湖北汉口成立,不久迁至南昌)新四军军部。遵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同志制定的方针,陈毅同志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挺进江南敌后,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一九四O年,又率领第一、二支队北渡长江,赢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旋与黄克诚同志率领南下的八路军在盐城以南胜利会师,开辟了以盐阜为中心的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

国民党顽固派以加紧推行反共政策作为对日妥协投降的重要步骤,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并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肩负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坚持抗战,反对投降,针锋相对,庄严宜告: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同志为代军长,刘少奇同志为政治委员。同年一月二十五日在盐城正式成立新的军部。人民群众热烈欢呼,敌伪顽军心惊胆丧。刘少奇政委、陈代军长运筹于陋室茅屋,奔走于芦荡沼泽,忍饥寒,沐风雪,入枪林,出弹雨,发展人民武装,扩大统一战线,加强民主建设,努力生产建设,创办文教事业。广大军民在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摩擦的斗争中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粉碎了顽固派的投降逆流,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到日寇投降为止。新四军已由一万多人发展到三十多万人,作战二万二千多次,歼灭敌伪顽军四十五万多人。为夺取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纪念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其直接领导的英雄的新四军和革命先烈,激励后辈,继续长征,特于盐城市中心建塔立碑,昭铭业绩。其辞曰:

英雄铁军,始建南昌。赖党缔造,人民哺养。

光荣北伐,四海威扬。孤军奋斗,罗霄山上。

风烟南国,艰辛备尝。抗日救亡,大旗高张。

皖南奇冤,蒋日猖狂。重建军部,誓缚天狼。

莽莽海疆,浩浩串场。将星云集,万众慨慷。

政委少奇,勋业辉煌,雄才大略。陈毅军长,

江淮河汉,纵横决荡。砥柱华中,铁壁钢墙。

旭日东升,乐奏万方。铭文勒石,千秋共仰。

英雄模范是民族脊梁。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无数革命者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不懈抗争,用血肉之躯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是英雄精神;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建设者为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矢志艰苦奋斗,把公而忘私的精忠赤诚镌刻在中华大地上,这是英雄精神;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到击水中流的改革先锋,从勇攀科学高峰的登攀者到创业浪潮中搏击风浪的弄潮儿,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争创一流,这也是英雄精神。

山河无恙,魂安九州。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走过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重温江苏各地纪念碑碑文,纪念英烈,鼓舞生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