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模范城】泰州泰兴市
泰兴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国际主义战士、特级战斗英雄、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杨根思的故乡,驰名中外的黄桥决战和苏中“七战七捷”的历史在这里谱写,著名的拥军歌曲《黄桥烧饼歌》从这里唱响,8700多名热血青年为了共和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泰兴军民具有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自2017年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六连冠”以后,我们在高起点上确定双拥工作思路,在高标准上狠抓双拥政策落实,在高层次上谋求双拥事业发展,双拥氛围更加浓烈,双拥特色更加鲜明,双拥机制更加完善,双拥政策更加落实,双拥活动更加深入,军民关系更加密切。
一、坚持党政主导和社会引导相结合,把爱国拥军内化为政治自觉。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政治工程、重点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乡镇(街道)目标管理考核和机关部门绩效考核。二是强化职责落实。市双拥办统一印发了《双拥领导小组职责》等8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管长远。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先后在泰兴日报等我市五大主流媒体开设宣传专栏,紧扣建军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走访慰问、发放“光荣人家”门牌等多种形式,大力营造拥军优属良好氛围。
二、坚持普惠政策和社会优待相结合,把真情拥军固化为制度自觉。一是落实抚恤补助政策方面。率先将享受老年生活补助的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和烈士子女纳入医疗救(补)助范围。在全省率先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的立功荣誉金标准,立一、二、三等功者分别由原来的每人每月50元、40元、3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300元、200元、100元。首创重度失能在乡优抚对象护理补贴政策,针对重度失能的优抚对象发放700元/月的护理费,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落实优待政策方面。组织开展优抚对象立功荣誉金和在乡老复员军人“光荣车”发放等系列活动,全市21家乡镇敬老院设立了“光荣室”,实现困难高龄优抚对象享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全覆盖。三是落实安置政策方面。全面推行“积分选岗、阳光安置”政策,四年以来,55名退役士兵走上了事业单位和央企、市属国企等岗位。军休干部、无军籍职工和伤病残退役士兵安置率保持100%,我市成为泰州市唯一无安置遗留问题的市(县)。
三、坚持全民参与和品牌打造相结合,把社会化拥军转化为行动自觉。一是擦亮科技拥军品牌。航天专家叶培健同志挂帅的“中国兵器泰兴航联”的产品,广泛运用于神舟载人飞船等一系列重大航天项目。江苏南极集团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医疗功能模块两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保障了海上训练、国防动员演练、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的应急需要。市兆胜集团生产的军工产品应用于辽宁舰航母和索马里护航编队保障任务。二是锻造文化拥军品牌。扎实推进双拥文化建设“三大工程”,军地联合开展文化书籍、文艺节目进军营、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共创双拥题材文艺节目。市洋思中学、襟江小学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5972部队子女学校结对共建,启动“课堂学洋思、德育仿襟江”的教育改革试点。三是做实社区拥军品牌。全市各社区、村(居)均建立双拥工作站,做到“任务明确、制度上墙、队伍健全、人员上岗”,累计为各类优抚对象提供生产、生活、医疗、就业等方面服务10余万人次。
四、坚持军民共建,把推进军民协同发展上升为发展自觉。一是加强军地思想共建。先后组团赴杨根思生前所在部队、原泰兴部队现沈阳军区空军某部和泰兴支边儿女所在部队等地开展慰问活动。市人武部积极开展“双百双建”活动,帮助挂扶村开展招商引资,并与100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二是促进军地教育共建。市鼓楼小学被省国防教育委员会、省教育厅确定为泰州地区首家国防教育示范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投入650万元实施“慰烈工程”,集中安葬散葬烈士1322名,投入710万元完成杨根思烈士陵园内外部环境改造,投入500万元完成烈士纪念馆大成殿修缮工程,投入近亿元建设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三是加快军地产业共建。泰兴市城区工业园成功创成江苏省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内集聚了军民结合产业企业120多家,2016年,全国首届军民两用产品创新应用大赛在我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