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一位功勋老兵的家国情怀
王德海,1924年出生在江苏句容,1940年6月入伍,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等多场战役;1950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某连副连长;1960年5月授予大尉军衔。
在烽烟四起的年代,他拿起枪杆上阵,历尽炮火洗礼;硝烟散去,他放下赫赫战功,戍守在边海防线上,听从党的号召,就地安置在浙江岱山岛上,用激情与热血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如今,100周岁的他仍守在四面环海的小岛上发挥余热,为社区居民、部队官兵讲述红色故事……他就是句容籍功勋老兵王德海。
不久前,句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慰问组来到浙江某海防前哨,开展“走边防,看亲人”活动,看望句容籍功勋老兵王德海,感受老兵的家国情怀。
6月的岱山草木葱茏,利用原有兵营建筑建设的中国海防博物馆屹立于岛上,彰显着小岛在我国海防关口的重要地位。在岱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引路下,穿过蜿蜒小道,在小路尽头,一位杵着拐杖的老人早早等候在老旧民屋门口。见有来人,老战士王德海仔细辨认着来人面孔,一边握手问候,一边将耳朵贴近,辨认家乡方言:“是句容的?”
走进小屋,房屋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电视柜正中间挂着四代同堂的全家福。“我最喜欢这身军装!”期颐之年的王德海穿着军装、眼含热泪,虽然听力下降,但精神头很足,思维清晰。
“1944年3月4日”王德海清晰记着这个日子。当时他所在的新四军一师行军至淮安车桥镇时,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前线指挥是叶飞,总指挥是华东主将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王德海声情并茂讲述着:6号晚上10点,日军对我方发起了偷袭。情况紧急,20岁的王德海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黑夜蹚河涉水,以最快的速度将军情传达给师部指挥部。
电影《长津湖》,那皑皑冰雪之下被冻成“冰雕”的志愿军战士,让很多人久久不能释怀。王德海是这场悲壮战役的亲历者,他所在的第九兵团20军从山东临沂曲阜出发到沈阳一带,当时穿着南方部队的薄棉服,原计划到沈阳后再改装,但刚抵达车站,接到命令:不换装、紧急入朝。
1950年,朝鲜半岛遭遇极寒天气,11月中旬,气温已达到零下38℃。上空是美军的飞机昼夜盘旋,对志愿军所在的狭窄区域进行地毯式轰炸。期间,王德海的大腿被炮弹所伤,所幸不是要害。“我们团出发时有2500多人,回去时只剩千人。”他哽咽地说。
“历史和英雄离我们如此之近”在大家心中的震撼无以言表。句容市走访慰问组一行人在与其交流中发现,一张泛黄的“茅山旅游纪念门票”与众多勋章收藏在一起,格外珍惜,“我父母兄弟都不在了,家乡的侄子还在,还有联系。”
那个年代交通不便,要渡轮、坐车换乘才能出岛,老人依旧会带着家人经常回家乡探望。老人的儿子王勇进说:“小时候爬茅山,父亲再三叮嘱他们‘根在魂就在’。如果有机会,父亲还想回乡多看看多走走!”
曾是少年郎,而今已是白发翁,谁解思乡情?临别之际,百岁功勋老人握笔颤抖地写下:“祝家乡越来越好”的书法作品,赠与家乡慰问组一行,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