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威楚大地 军民同心谱华章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祭火圣地,红色热土。在这里,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留下许多感人至深的军民鱼水故事,时光荏苒,历史远去,浓烈的双拥情怀早已融入楚雄大地的血脉。
在这里,人民视军队如长城;在这里,官兵把驻地当故乡。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楚雄市连续六届创成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州237万各族群众珍视荣誉不骄傲,奋发前进不止步,军地之间双向奔赴,同向发力,双拥火焰在这片滇中“热土”上澎湃涌动,描绘出一幅新时代鱼水情深的多彩画卷。
国防工程就要“特事特办”
一直以来,楚雄州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全局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形成了党委牵头、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互动、高效运行的工作格局。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专办”的原则,坚持双拥工作优先议定、经费优先保障、问题优先解决,建立双拥工作“5+2”机制,与驻楚部队建立军地服务“双清单”制度,完善联络员工作会商机制、工作督查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自发努力做好驻楚部队官兵的“家人”,当好“保障部”、办好“暖心事”。
近年来,楚雄州地方累计投入7430余万元支援驻楚部队战备公路、通信光缆、水电接入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6亿元完成县市人武部搬迁建设,支持部队训练、装备经费1180余万元,无偿为部队推送气象、水文、自然灾害、道路交通等数据,协助部队开展敌情、社情调查,针对驻楚某部队转隶移防面临的用地需求、道路修复等难题,划拨土地413亩供部队建设使用,53项美丽军营建设任务清单全部销号清零,全方位、深层次为部队现代化建设“保畅通”。
就业就学“一个都不能少”
既要让军娃“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楚雄州始终将保障军人子女接受良好教育作为解除军人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军人子女在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阶段可择优选校,随迁转学设立“绿色通道”,优先享受“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2019年来,为800余名现役军人、烈士和因公牺牲军人子女解决入学入园问题,将关心关爱送到孩子们的心坎上。
“军娃上学、军属就业和军人安置一个都不能少。”历年来,楚雄州坚持把解决好部队官兵实际问题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转业军官100%安置在州级党政机关或参公单位,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100%安置在事业单位和国企;率先探索建立退役士兵人才流动机制,让在边远山区工作的退役士兵有机会进入坝区城市工作;每年不少于两次的专场招聘会,借力“互联网+”为退役军人就业出新招办实事;随军家属全部无条件接收安置,州级每年拿出10个事业单位岗位对随军家属实施定向招考;军人子女优先安排到公办优质学校入学……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军人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特别的爱”给最可爱的人
拥军崇军,不仅在于党委、政府的引导推动,更在于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放眼全州,“军人依法优先”已成为各行业服务窗口的“标配”,393家“爱国拥军志愿服务单位”兑现拥军承诺600余项,全部景区实现对全国优待证持证人免首道门票,优抚对象凭优待证免费乘坐公交车,“军人驿站”“拥军食堂”暖心又暖胃,“情暖老兵·守护光明”活动惠及军人军属、退役军人、优抚对象800余人……一桩桩好事实事,凝聚了全民拥军的时代力量,彰显着全州尊崇军人、关爱军属的良好社区氛围。
如今,走进彝乡楚雄的大街小巷,处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双拥文化氛围。“双拥模范城欢迎您”“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等永久性标识牌竖立在交通要道;“双拥公园”“双拥街”成为网红打卡点;彝族“火把节”“赛装节”等民族节日已变成军民共庆的节日;在全域全媒体开设“楚雄双拥潮”栏目,让双拥做法和英模故事登报刊、上电视、进广播、见网络……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成为全州城乡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走进新时代,立足新起点,楚雄州将坚持把双拥工作放在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的大背景下来谋划推动。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犹如长燃不灭的双拥火把,必将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