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他山之石

辽宁沈阳:烈士后人深情讲述“珍藏七十多年手帕”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1-13 16:31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在我心中,父亲从未离开,也永远不会离开……”近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小学的图书角,参加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的沈阳市退休职工祝女士,正在给学生代表深情讲述父亲、志愿军烈士祝志敏的故事。

前不久,第十一批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495件遗物终于回到祖国和人民怀抱。据青年大街小学校长介绍:“迎回当天,学校20多名老师自发前往沿途点位迎候英烈回家。虽然距离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回忆当时的一幕幕,内心依然感动。为此,学校特别策划了这次烈属进校园宣讲活动,通过烈士后人讲述‘背后的故事’,既是对学生一次很好的精神洗礼,也是对国防教育的一次深入践行,还是持续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有利契机。”

英魂永不朽,遗物寄相思。讲到动情处,72岁的祝女士眼里噙满泪水。她小心翼翼地展开一件珍藏70多年的父亲遗物——一块印有“英勇杀敌 保家卫国”字样的手帕。

小小手帕,捧在手里重千钧。这块被岁月浸染得发黄的手帕,是她父亲祝志敏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用过的。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当天,祝女士捧着这块手帕迎接志愿军英烈回家。“等了几十年,他们终于回来了。看到他们,就像看到父亲一样!”当礼兵捧着烈士遗骸棺椁走下飞机时,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紧紧攥着手帕,仿佛父亲回到了身边。

往事在祝女士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重现。从出生起,她就没见过父亲,对父亲的印象,是从母亲口中的一个个故事中建立起来的。

74年前,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同在一个部队、新婚不久的祝志敏夫妇接到开赴战场的命令,二人瞒着家人毅然奔赴前线。彼时,祝志敏妻子已怀有身孕。

战场上,祝志敏负责前线物资的运送保障,他妻子是负责救治、转运伤员的军医。随着时间推移,怀孕的妻子行动日渐不便,只好回国待产。分别时,祝志敏将随身用的手帕送给妻子,妻子则对丈夫说:“我等着你!”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诀。回国不久,祝志敏妻子就接到祝志敏在前线牺牲的消息。那一年,他才29岁,遗骨葬在朝鲜,长眠于那片异国的土地。翌年年初,他们的女儿出生。临别时送给妻子的那块国家慰问团赠送的手帕,成了祝志敏烈士留给亲人最后的纪念和最深的眷恋。

祝女士告诉孩子们,父亲用过的这块手帕一直被母亲带在身边。有一次,她看到手帕上的污渍想洗一洗,却被母亲制止:“不要洗,那是刻骨铭心的回忆。”2003年母亲去世后,手帕由祝女士珍藏。

纵是万水千山,也难隔血脉亲情。2017年,时年65岁的祝女士走进朝鲜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面对一片墓地,她不知道哪一座埋着自己的父亲,于是怀里揣着手帕对着坟墓挨个磕头,她说:“从小到大没喊过一次爸爸,那天我一直喊‘爸爸’‘爸爸’……”

“作为烈士后人,我是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长大的。尤其是近年来,全社会崇敬烈士、关爱烈属的氛围不断浓厚,烈属待遇连年提高,我要知恩图报,回报社会。”2002年退休后,祝女士经常应邀作国防教育辅导报告,如今,她依然是社区里活跃的志愿者。

“传承,是最好的致敬。”聆听祝奶奶的讲述,同学们聚精会神,仿佛一同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志愿军战士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

“山河无恙,祖国强大。同学们,只要我们一直记着,英雄就永远活着。”宣讲即将结束时,二年级(1)班班主任鼓励学生,“我们要在传承英烈精神的洗礼中坚定信仰、锤炼品格、积蓄力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红心”照“童心”。听了老师的谆谆教导,望着祝奶奶手上印有“英勇杀敌 保家卫国”字样的手帕,二年级(1)班学生代表心潮澎湃:“先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一定好好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以后报效国家。”

“好好好!”看着孩子们坚毅的眼神,祝女士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窗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阳光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