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夯实站点“硬实力” 提升服务“软实力”
“我每周都有三四天在社区食堂搭伙,这里的饭菜很可口,对退役军人还有专属优惠。”年过六旬的老兵孙老伯住在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说起家门口的社区食堂,他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2024年,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服务中心(站)精神家园功能建设”,积极探索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优化升级,将基层服务功能嵌入各街镇党群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点,将建设“一街镇一品牌”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推动拥军崇军功能进一步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越来越足。
由点及面,打造“家门口”服务站点。走进曹杨新村街道花溪园居民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海报、政策宣传折页、各类宣传单页等映入眼帘。这里是小区110名退役军人共同的家。曹杨新村街道武宁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第一批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试点,坚持以点带面,将这些宝贵经验推广到更广泛的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他们积极总结提炼,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在长寿路街道,宜昌党群服务中心围绕“戎耀苏河 精彩长寿”品牌,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为退役军人设立专场活动日,开展免费体检和健康讲座。
普陀区在圆满完成示范型服务站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紧密围绕退役军人实际需求,将拥军崇军理念深度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战略规划,创新性将服务功能嵌入各街镇党群服务中心,专门建设了10个退役军人服务点。在各街镇党群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点建设中,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细致入微的走访调研工作,确保每一项特色项目都能精准对接需求,高效落地实施。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各街镇,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赋予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点更加合理的空间布局、更加完善的功能配置、更加温馨的环境氛围、更加丰富的活动载体、更加响亮的“一街镇一品牌”,让辖区退役军人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感受到身边的尊崇。
“老张啊,今天街道放的是什么电影?”“是《金刚川》,你去看吗?”甘泉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主动征询,了解到军旅、战争题材的电影深受辖区广大退役军人的喜爱,便开设了退役军人红色电影专场,提前将下个月要放映的电影通过甘泉文化云App、普陀甘泉微信公众号、居委会滚动电子屏,让退役军人第一时间了解。如今,免费观看红色军旅题材电影已经逐渐成为甘泉路街道退役军人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
“戎入”更融入,打造特色服务项目。在长征镇梅川党群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点的日托所,“老兵的微笑日托所之音乐疗愈室”活动吸引了社区里的退役老兵参加。疗愈室与社区体脑激活中心、日托所紧密结合,开展“老兵的微笑俱乐部”项目三年多来,摸排了2514名60岁以上退役军人,其中主观认知障碍者235人,认知功能损害高风险者143人。如今,这项服务在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支持下覆盖全区,为更多退役老兵守住“记忆大门”。
宜川路街道、石泉路街道为全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开设文艺演出专场,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真如镇街道则推出“全方位关怀,零距离服务”,自筹资金,在重要节点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辖区退役军人老龄化加剧、退役军人服务活动不多、参与活动意愿不高及退役军人优先优待优惠项目不多等问题,与街道紧密合作,精准把脉,以问题为导向,完善服务举措。在长风新村街道,抗美援朝、平二战三(服役期间平时获得二等功以上荣誉或者战时获得三等功以上荣誉)退役军人享受到了免费的居家环境安全监测服务;桃浦镇则着眼于“一老一少”的融合与互动,通过举办普陀区退役军人崇军运动会家庭军事趣味赛、乒乓球邀请赛等活动,促进情感交流,增强国防意识,进一步提升了退役军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把退役军人真正需要的服务通过街镇平台送到他们身边。让‘戎入’更融入。”普陀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多元融合,筑起退役军人“精神家园”。“当时地雷就在我的脚下,容不得我有一丝的害怕慌乱。”在万里街道香泉苑小区的社区托管班里,退役老兵袁暑红为孩子们讲述他的从军经历。
作为万里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点的特色服务,“老兵课堂”不仅是社区托班的特色课程,也成为社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服务点不仅为老兵提供用餐、健身、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服务,还为老兵提供平台,让他们融入社区建设,并成为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香泉居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表示,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点真正成为退役军人心中的“精神家园”。
基层站点作为服务保障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最直接、接触最频繁、联系最紧密的前沿窗口,连接着上下各级与各方资源。新的一年,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积极落实“五好”要求,持续深化“一街镇一品牌”建设,积极创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强化品牌建设理念,打造贴近实际、富有成效的服务清单,为各基层服务点长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