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奋战“疫”线丨父女共战斗
在很多父亲心中,女儿常常是需要呵护的,然而在这些退役军人父亲眼中,女儿不仅是自己呵护的对象,更是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是冲锋在前的战士——
父亲坚守卡口,女儿驰援火神山
虽然已是深夜12点,泗阳县临河镇王三庄村党支部书记伏乃峰仍然坚守在村卡口点上,对车辆、人员进行盘查、登记。
伏乃峰家虽然住在临河街上,但他已经连续一周住在村委会租赁的集装箱里,饿了吃一点爱心人士捐助的大碗面,有时到镇里开会、汇报工作,其余时间一直在村里,自己手持小喇叭,沿村庄逐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动员村民不要外出,不要聚集,出门戴口罩,逐户排查是否有从疫区回来人员…….
伏雨佳是伏乃峰的女儿,农历腊月二十五,她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放假回到老家临河,和亲人一起过春节。腊月二十八,听说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抽组150名队员去武汉,刚到家3天的伏雨佳不假思索报了名。
为了防止父母阻拦,伏雨佳打电话给爸爸,撒谎说医院有紧急任务,叫她立即回医院。伏乃峰听到女儿刚回家就要回上海,只是不解地说:“既然医院有事怎么还回来呢?去吧,闺女,去那里要好好听从安排。”
到武汉,伏雨佳和战友们剪掉心爱的长发,刮掉了鬓角的头发。如今,防护镜和口罩已在她脸上“写下”最美符号,“那又怎样呢?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梦,那就是战胜疫情!”
结束一天忙碌,伏雨佳和“90后”战友们喜欢在窗口看看武汉这座城市,“希望战胜疫情后,再次看到熙熙攘攘的人和车。”
来武汉最怕爸妈担心,一直瞒着,医院领导向每一位出征的战友家属都发了慰问短信,所以还是没瞒住爸妈。伏雨佳的母亲陈柳青说:“不知道女儿在医院什么时候下班,什么时候休息,很少打电话给她,怕影响她工作、休息,我们一家只是一直在看新闻,关注武汉的消息。”伏乃峰、陈柳青夫妇从新闻节目里看到女儿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画面,感到很自豪。
伏雨佳和战友们第一时间向医院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月3日,伏雨佳调入火神山医院ICU室工作。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还有许许多多像伏乃峰、伏雨佳父女这样的平常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疫”线上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我带女儿来报名”
“书记,咱们村志愿者还可以报名吗?这是我女儿,过来给大家帮帮忙。”2月8日一大早,启东市惠萍镇庙港村退役军人陈健带着女儿施阮到村口关卡来报名。
陈建是一名退役士官,志愿者招募的第一天就加入了志愿服务的行列。这几天他积极主动地参与抗疫活动,和村干部一起24小时轮岗执勤守关,宣传疫情防控,检查车辆行人,做好信息登记,劝返外地来客......
女儿施阮今年16周岁,在父亲的影响下,这几天总是来路口偷看父亲,缠着父亲带自己一起去,终于成为了庙港村最年轻的志愿者。“您好叔叔,请出示一下您的身份证,谢谢。”报完名,父女俩立马投入到了疫情阻击战中。
周围的志愿者都对她竖起大拇指,她笑笑说:“这算啥呀,和一线的医生护士比这都不算啥,军人的女儿自然是要冲在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