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有我!江苏退役军人防汛抗洪“剪影”
近期,我国南方因强降雨导致洪水,不少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威胁,防汛形势十分严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连日来,我省广大退役军人主动请命,投身防汛一线。他们有的是曾经参加过抗洪的战士,有的是刚退役的士兵;他们或是奔赴千里之外的抗洪主战场,或是加入家门口的巡防小分队,或是为前线官兵送上物资;他们尽自己所能,在防汛抗洪“战场”上再立新功。
南京
进入汛期以来,受长江高水位、本地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长江汛情形势日益严峻,位于长江边的下关街道需要守护2.1公里江堤岸线安全,22个闸口,是汛情最严重、形势最严峻、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也是潘金堂的防汛主战场。连日来,潘金堂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他是鼓楼区下关街道城管科长,一名军转干部,他的任务是紧贴汛情形势调整完善防汛预案、与辖区各防汛责任单位沟通、整理闸口闸门基本情况、分配各点位防汛力量、请领储备消险器材等。
7月5日,长江下关段水位突破8.7米警戒水位线,为了方便及时察看汛情和防汛工作安排,潘金堂索性把办公室搬到了江堤边上的下关街道防汛应急值守点。7月9日,巡查人员报告说大兴码头1号闸口东侧坡面有渗漏情况,他第一时间带领抢险队员赶赴现场,察看渗漏情况、安排人手装填运送沙袋、开设围堰、处理险情,同时迅速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现场处置情况。连日来,察看汛情、安排巡查值班、记录巡查情况、处置渗漏点、上报情况、调配防汛物资等各种工作占满了潘金堂的时间。他没有一餐是按时按点,每天都忙到深夜11点后才回家,第二天早上7点又出现在江堤上。
近日,南京市栖霞区启动全区防汛1级应急响应,栖霞区八卦洲街道位于长江之中,周边流水湍急,防汛形势严峻。得知情况后,栖霞区的退役军人们走上前线,连续数日奋战防汛。
黄宜明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八卦洲街道下坝村执法中队常务负责人。此次防汛,他担任村级抢险队队长,带领着20名队员日夜奋战在一线。7月14日上午,下着大雨,他照例巡查打通的主江堤防汛通道,发现有一处地势比较低的路段被周边沟塘漫上来的水给淹没。他赶紧带领队员运来土包,垫起了一条新路,确保了防汛通道的畅通。天气热的时候,黄宜明和队员们一起驻守堤坝,一天下来身上被蚊虫咬得全是包,也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阮书欣是一名“95后”,也是一名年轻的退役军人。这次防汛,他负责后勤物资保障。每天,他都要把3.4公里的外圩子堤来来回回走上好几趟,给防汛人员送物资、巡查埂堤等。一天下来,他的双脚在鞋里捂得发白,脚趾、后跟磨出了泡,他却没有喊一声疼。他说,结了茧就好了,就感觉不到疼了。
年近70的陈贻旺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因为常年居住在埂堤旁,他慢慢练成了防汛方面的“土专家”。看到防汛任务后,他就主动请缨担当志愿者。每天,他沿着埂堤查看情况,遇到脚踩上去松软的地方,就俯下身子仔细观察有没有散浸点。下坝小机站涵闸封堵后,他又承担了看守机站的职责,弯着腰扒开边边角角的草藤,盯着看有没有冒水点。一次次的弯腰、垂首,他晚上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来,但是到了第二天,他又会挺直腰杆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在八卦洲,还有许多支应急抢险队,他们中大多数都是退役军人。自防汛以来,这些退役军人就积极参加各项抢险任务,用沙包和黄沙等对洲头沿岸进行加固,以实际行动守卫家园,展示退役军人风采。
徐州
7月11日,驻徐某部队在接到上级命令后,迅速派出官兵挺进江西九江抗洪一线。“王杰班”所在部队、“抗洪救灾模范”周丽平生前所在部队和“爱民模范”王克勤生前所在连等红色连队、荣誉连队以及富有抗洪经验部队的官兵,用实际行动给九江人民吃下“定心丸”。
7月17日,为了让前线官兵感受到驻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徐州市贾汪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慰问人员连夜赶往江西九江,实地慰问奋战在抗洪一线的人民子弟兵,向他们赠送慰问品,转达家乡人民的问候和敬意,并叮嘱在场官兵在抢险救援中,一定要保障好自身的生命安全,确保抢险不冒险,做到科学救援,顺利完成任务后平安返程。
和贾汪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同行的,还有贾汪区退役军人企业家联盟的退役军人。得知退役军人事务局要去前线慰问,贾汪区退役军人企业家联盟行业党委书记刘艳军立刻向退役军人事务局请愿,希望能一同前往,为现役官兵送上退役军人的关心和问候。
刘艳军的想法得到了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支持。7月17日上午11点55分,刘艳军在微信群里发布消息:为支援抗洪抢险官兵,做好爱国拥军工作,我提议联盟行业党委实地慰问一线抗洪抢险官兵,地点是江西省九江市,希望大家积极参与。消息一经发出,联盟里的退役军人企业家们纷纷回应,短短半小时就已经讨论得热火朝天。
“什么时间出发?”
“一线官兵现在最紧缺什么?”
“我处理一下公司的事情,然后就买中转的车票,我们九江火车站见面!”
“刘书记,我因工作原因没法到现场看望子弟兵,请接受我微信转账,钱虽然不多,给官兵们买点面包和牛奶吧,他们辛苦了!”
“我也要去一线抗洪抢险!这是我的请战书!”
……
刘艳军带着战友们的爱心,于7月17日晚20时48分,在贾汪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带领下,奔赴江西九江。
7月18日上午,他们和贾汪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一起,将战士们最紧缺的毛巾、袜子、内衣、卫生纸、洗漱用品,以及面包、矿泉水、牛奶等慰问品送到抗洪抢险一线官兵手中,并随即换上防汛装备,加入到了抗洪抢险的队伍中。
刘艳军说:“我们退役军人企业家联盟就是一群有着爱国拥军热情的企业家组成的团体。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勇敢站出来!”
和刘艳军等人一样奔赴九江抗洪的,还有国网沛县供电公司的员工序守文。对于序守文来说,回到九江,就像回到了“第二故乡”。
序守文曾在武警九江支队服役,1997年退役后,曾主动请缨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并荣获“1998年抗洪抢险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时隔22年,这位老兵再次主动请战,参加新的抗洪“战役”。
他的想法得到了国网沛县供电公司领导的赞同,也让沛县爱国拥军促进会的副会长张振华热血沸腾。张振华表示,愿意同序守文一起前往九江前线。于是,国网沛县供电公司和沛县爱国拥军促进会紧急筹备6万余元的生活物资,由序守文一行带往前线,支援官兵抗洪。
7月17日晚6点,序守文一行带着装满慰问物品的车辆连夜赶赴九江。经过整整一夜600余公里的长途跋涉,第二天一早,序守文到达了九江市柴桑区江新洲。在部队驻地,他见到了当年并肩抗洪的老班长、现武警九江支队的支队长。看到满载一车的物资,老班长十分感动,表示一定以抗洪的最终胜利报答人民对子弟兵的关爱。
常州
自“入梅”以来,常州市出现了连续暴雨天气,一个多月来的强降雨让河道水位急剧升高。为了防范辖区内洪涝灾害的发生,钟楼区西林街道的退役军人们全力投身防汛工作。
6月初以来,西林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姜文国多次组织召开会议,认真分析今年防汛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充分估计气候异常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组建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人员、设备、物资、培训、预案等系列工作,切实做到“来之即战、战则能胜”。
退役军人志愿者时刻绷紧防汛这根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进行全线巡查,值班人员做到每小时一巡,保证电话24小时畅通,一旦发生险情,人员能够立马到位,有突发紧急情况及时处理。
晚上8点,退役军人仍坚守岗位,在排涝站内值守闸房、监测水位、打捞水面漂浮物,工作一刻也不放松。一旦发生外河水倒灌入内河的情况,就需要及时开闸泄洪。为此,退役军人要经常检修机器设备,打捞阻碍排涝的漂浮物,时刻保障排水顺畅。退役军人志愿者们事无巨细,认真排查检修,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