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地方动态

张家港高效安置演绎港城“戎”耀

发布时间:2021-12-23 17:50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张家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每天骑着电瓶车,穿梭在张家港市南丰镇东风村的田间地头,排查违法建设线索、督促消防隐患整改、引导村民做好家前屋后环境治理……这是耿毅超的工作日常。

去年从部队退役后,耿毅超通过张家港市创新实施的退役士兵(士官)“积分进村”工程,成为东风村一名网格员。

从“士官”到“网格员”,变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忠诚和担当。“穿上军装,我们保卫国家;脱下军装,我们同样能在基层一线发光发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耿毅超说。

近年来,张家港市大力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畅通渠道、做好服务、搭建平台,全面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退役军人转换战场立新功。

一辆“直通车”,安“业”又安“心”

“请注意,本次考试时间为下午1点半至3点,时长90分钟……”近日,在张家港市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测试考场上,监考官杨恒认真监督着考场纪律。

杨恒在部队期间,就自学通过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了解到他的实际情况后,今年,张家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依据转业军官“直通车”安置优先选调程序,将他安置到“专业对口”的张家港市司法局。

“在部队期间我从事的就是普法相关的工作,来到司法局,让我之前积累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杨恒说。

近年来,随着军队干部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军官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如何妥善安置转业军官、实现人尽其才?张家港市结合转业军官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优先选调”和“竞争选拔”等,通过有限竞争和考核选调,合理匹配有特殊专长的转业干部和有特别需求的专业岗位,促进人岗相适,使军转安置有序高效。

“‘直通车’安置更有利于实现专业对口、人岗相宜,切实把军转干部接收好、安置好、使用好,更能激发转业军官干事创业积极性,为港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张家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军强说。

军人是祖国的骄傲,为部队军官“后路”减负,不仅要安“业”,也要安“心”。

在安置过程中,张家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当好“贴心人”,精准对接转业军官,做好“一站式”服务,帮助其解决家属随调、子女入学、随迁入户、社保接续等实际问题。

近三年来,张家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已协调1名随军家属安置进事业单位,1名随调家属对等安置到张家港国企,帮助办理13户转业军官家庭的随迁入户,协调9名转业军官子女选到心仪学校。

一间“新课堂”,助力“返乡即就业”

“通过适应性培训,我更快地找到心仪岗位,对新的工作充满干劲。”今年9月,退役军人闾灿回到港城,参加由张家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自主就业适应性培训,并在张家港市“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上成功入职张家港市港城汽运集团,实现“返乡即就业”。

这间专为退役军人打造的“新课堂”,就是由张家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手江苏科技大学合作开办的张家港市退役军人事务教育培训学院。

学院选调优质师资力量和富有培训经验的讲师团授课,结合退役军人特点,以“集中式”培训、“点单式”辅导,定制个性化培养计划,帮助退役军人尽快适应地方发展,提升自身能力,选准职业方向。

在此基础上,张家港市还组织退役士兵参加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个性化培训,积极鼓励退役士兵参加退役军人成人学历教育。3年来,累计有228名退役士兵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顺利毕业;有127名退役士兵报名参加了大专和本科阶段的成人学历教育。

完善的培训体系,增强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能力和底气;畅通的就业渠道,则为退役军人开辟出干事创业的新平台。

为帮助退役军人充分就业,张家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三年来,累计组织7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今年的专场招聘会期间,张家港市共有120余名退役军人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意向书签订率超过90%。

除了举办线下招聘会,张家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联手当地人社部门开通退役军人网络招聘专区,专门搭建面向退役军人的就业信息平台,常态开展网络招聘;建立岗位资源库,与港城公安、城管条线及多家重点企业合作,提供岗位专门面向退役军人招聘;依托市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镇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以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为单位建立单元网格,建立“1+11+n”就业帮扶制度,紧盯每个退役军人就业需求差异,建立一人一账册,对有就业需求的退役士兵开展点对点就业帮扶。

三年来,张家港市共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军人821人,有就业意向的退役军人就业率达到100%。

一条“新赛道”,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要发挥既是党员又是退役士兵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工作不能仅靠军人的光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近日,张家港市首届“兵支书”成长营启动,大新镇新凯村的“兵支书”秦燕军与通过“积分进村”工程走上农村基层岗位的“新兵村干部”展开深入交流,畅谈乡村振兴故事。

2019年,张家港市创新思路,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开展退役士兵(士官)“积分进村”工程,公开选拔优秀退役士兵(士官)到村(社区)任职。三年来,张家港共有80余名退役士兵(士官)走上村(社区)工作岗位。

人才招得来,更要留得住、用得好。张家港将退役军人村干部作为村“两委”班子后备力量重点培养,“研发”一套“培养心经”,为农村基层建设输送专门人才。建立结对帮带制度,聘请在岗优秀村干部中的军营“老班长”为“成长导师”,帮助退役军人更好融入基层环境;专题开展“积分进村”录用人员分组式考察培训和“兵支书”成长营活动,助力退役军人在思想碰撞中成长蝶变。

在此基础上,张家港市还打造“戎耀沙洲”党建品牌,激励引导退役军人村干部将抓党建与抓治理、抓服务相结合,推动基层党建与村(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共同完善。

从部队到地方,从献身国防到建设家乡,退役军人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今年,“积分进村”工程被列入张家港市“十四五”规划,计划5年内招聘100名优秀退役士兵(士官)到村(社区)一线岗位,打造一支发展有思路、治理有招数、服务有本领的高质量基层干部队伍。

“广阔乡村大有作为,激励退役士兵(士官)村干部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李军强说,张家港市将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退役士兵(士官)融入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实现优秀退役军人自身成长进步与助力乡村振兴“双赢”的目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