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表彰了一批机关优秀军队转业干部
“八一”建军节前夕,南通市从全市军转公务员群体中择优产生一批先进典型,进一步鼓舞广大军转干部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不断增强全市军民爱国拥军观念,为我市始终保持“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一荣誉称号营造良好环境。
转业不转色 创新敢争先
石军,男,南通市科学技术局办公室主任。
石军同志政治思想坚定,工作锐意进取,是市先进工作者、市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南通好青年,10余次获评市先进个人,是单位的“党员先锋示范岗”。
转业16年,他始终保持爱岗敬业、不怕苦累、令行禁止的军人品质不褪色;在办公室10余年身兼数职、任劳任怨,个人和处室年年获评先进。他牵头组织全市创新发展大会,研究起草创新之都行动方案、长三角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实施意见等多个市重要文件,先后编制市“十三五”“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谋划创新蓝图;他牵头开发科技项目、专家评审和科技信用等管理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项目网络化、评审封闭式和信用系统化管理,获评省科技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全省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逆火而行的最美警察
朱达,男,南通市通州区二甲派出所副教导员。
2016年11月5日中午,二甲派出所接到北潭村群众报警称,因操作不慎,造成家用煤气罐泄漏引发火灾。当时52岁的民警朱达和同事收到警情后,迅速赶到现场处置。
到达现场后,朱达一边指挥同事疏散群众往外围安全区域撤离,一边冲到厨房门口,试图将煤气罐拖至屋外的水塘。突然火苗蹿起数米高,外围的人发现被火裹挟着的朱达拖着随时可能爆炸的煤气罐并将之抛进了水塘。后经医院检查,朱达面部及左手烧伤等级达到Ⅱ度,右手更是达到深Ⅱ度,喉咙也被烫伤。关键时刻“逆火而行”,朱达成为了群众心中的“最美”警察、救火英雄!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获得“中国好人”“我心中的警察英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争做一名人防战线的尖兵
周亚群,男,南通市人防办综合处处长、一级主任科员。
他爱岗敬业,热爱人防事业,用军人的赤诚书写人生篇章。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2016年被表彰为“全省民防系统先进工作者”。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2008年四川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面临溃坝危险,他临危请命,支援抗震救灾;被国家人防办表彰为“全国人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重大任务,勇于担当。在2014年组织参加全国人防训练比武活动中,他精心筹划、组织有力,被表彰为“全国人防训练比武竞赛先进个人”。扶贫攻坚,不遗余力。在开展“走帮服”活动中,他走访贫困村户120余次,开展“访贫问苦到农家”“扶贫帮困悉心助学”“义务修理小家电”活动深得民心,在《江海晚》报刊载报道,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最是素朴能动人
杨美娟,女,崇川区秦灶街道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办公室主任。
没有耀眼的舞台,有的只是扎根街道与百姓打成一片的真诚情怀;没有显赫的业绩,有的只是数十年如一日保持军嫂本色的真挚情谊。用暖爱如春化民忧,永葆本色解众愁,她就是崇川区第一届党代表、区级最美军转干部、市级拥军优属模范、秦灶街道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办公室主任杨美娟。
扎根最基层,甘当边缘角落“穷人”的好亲戚;奔走街道间,真做乡野田间弱势群体的主心骨;不畏蛮和横,敢当资深“上访户”的好朋友。她用真诚的服务化解弱势群体脸上的愁容,她用满腔的热忱点燃低保户脸上希望的笑容,她用退伍军人的红色秉性消除上访户的怒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的敬业荣获南通市五星级退伍军人服务站和全国示范性服务站荣誉。
本色永不变 倾心为人民
储祥国,男,海安市信访局信访接待中心主任。
“用真心实意让群众暖心满意!”这是储祥国在信访一线岗位上践行着的人生格言。1999年,他从部队转业,先后在区镇担任司法所长、计生办主任。2006年,他走上信访岗位,一干就是15年,把群众的骂声、哭声变成了笑声、感谢声,把他们的烦事、难事办成了好事、舒心事。
不怕吃苦,勇于担当。储祥国将军人的铁血豪情转化为接待群众的满腔热情,把军人的务实作风深深烙印在信访岗位上,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信访干部为其排忧解难的诚心和决心。近年来,储祥国共接待群众来访915批3284人次,协调化解信访事项369件,多次被海安市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信访维稳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储祥国被评为“江苏省最美信访干部”。
退役不褪志永远跟党走
陆向东,男,南通市交通运输局人武部部长。
他从军21年,荣立三等功四次、受团以上嘉奖六次;转业到地方工作后,被评为省、市交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被推荐评选“江苏最美拥军人物”,为我市创建“通通优”双拥品牌作出积极贡献。
他帮助南通武警支队改善营区交通设施,组织共建单位为“南通舰”巡航、训练提供一流保障;安全运送新兵1万多人。先后筹措30多万元慰问部队及优抚对象;筹措10多万元建设交通 “退役军人之家”,进一步落实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公交政策。他积极配合组建多个高规格的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先后联系、接待各级领导专家数百人次为交通重特大项目提供决策咨询。疫情期间,他主动协调交通企业组建抗疫运输队,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调集消毒液、额温仪、护目镜、帐篷、空调集装箱投入疫情防控,并为全市交通卡口执勤提供全天候服务。
税务稽查“最利一刃”
王玉平,男,南通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四级主办。
他1984年参加老山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场上火线入党,和战友浴血攻占越军140高地,以全连伤亡70%的惨重代价赢得胜利,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转业到地方,个人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获嘉奖,先后被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最美退役军人”、“征管改革十佳先进典型”、先进个人、学习标兵和稽查能手。撰写的税收理论和实践文章,有20多篇被国办内参、总局要情、省局专报和《中国税务报》等刊物录用或发表。在税务稽查工作岗位上,他以高超的税收专业能力,为国家挽回税收损失上亿元。疫情期间,主动请战赴高速路口站岗值勤。坚持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累计捐款3万余元,连续资助多名困难学生9年,参加义务献血10多次,献血量超过3000毫升。
退役不褪色 利企便民勇担当
魏栋梁,男,南通市行政审批局督查处处长、一级主任科员。
军装虽已褪去,不变的是对党忠诚、听党指挥、恪尽职守的军人本色。在每个岗位上他都竭尽所能,将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改革攻坚的不变方向。
他牵头开发了危化品建设项目全流程不见面审批系统,开创了南通市行政审批“不见面”的先河;探索实践将加油站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和安全设施设计合并审查,实现了流程减半、时限减半,做法被《中国安全生产报》专题刊载。他创新创优市政务服务大厅“六位一体”督查机制和“四位一体”测评体系,提升大厅管理质效,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9.5%以上,为行政审批局复核通过“全国文明单位”、获评江苏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作出积极贡献。
“三满意”目标的践行者
陆新闻,男,南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处副处长,三级主任科员。
1995年12月,陆新闻同志参军入伍,转业前为南通市公安边防支队茅家港边防派出所副营职代教导员,服役期间荣获二等功一次。2011年,根据组织安排,陆新闻脱下心爱的军装转业到地方工作,在军转安置部门一干就是10年。他甘当退役军人的贴心人,热爱军转安置工作,善学习,肯钻研,领会政策快,业务熟,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各种安置方式,形成了移交安置工作“南通经验”并推广全省,实现了部队、接收单位、退役军人本人的“三满意”。2014年5月,陆新闻所在的单位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他个人也因工作业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
军旗下的铿锵誓言 党旗下的信访担当
佘越剑,男,如皋市信访局办公室主任。
2006年11月从部队转业至如皋市信访局工作,现任市信访局办公室主任。16年来,他顶住妻子双目失明带来的重重压力,与命运抗争,一手工作一手家庭,用担当扛起责任,用责任诠释忠诚。近年来他积极为信访工作出谋献策,制定并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信访工作规范性文件81个,起草各类会议及其他材料2670多份,先后在《新华日报》《江苏法制报》《人民信访》《江苏信访》及江苏信访网站、南通信访网站等媒体发表各类经验交流和动态性文章230余篇。工作期间9次受到如皋市委、市政府嘉奖,3次立三等功,先后获评南通市信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如皋市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如皋市“公务员职业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如皋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及南通市“最美家庭”和“崇德尚法”好家庭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