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新吴区:“军人家庭关爱中心”提升军人家庭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无锡市新吴区制定《关于加强现役军人家庭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成立现役军人家庭关爱中心并实体化运营,内设军地联络、困难救助、权益维护、长者照顾、军娃保护、就业援助、家庭关系调和七大功能板块,以就业、养老、教育、心理、文化等服务为重点,完善运行军地互融、权益保障、荣誉激励、关爱帮扶、结对互助、志愿服务等工作机制,有力提升现役军人家庭的幸福感、获得感。
建档立卡,把鱼水之情“联”起来
关爱中心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两级人武部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作用,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做到每周一次线上联系、每月一次上门走访,采集现役军人家庭基本信息和困难需求,建立全区现役军人家庭档案,提取掌握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建立动态工作台账。
用真心真情把辖区内的现役军人家庭联结起来,把现役军人家庭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和运行起来,稳固现役军人服役的“后方基地”。新吴区共计为656户现役军人家庭建档立卡,协调解决5类30余件矛盾问题。
军地互通,把关爱政策“融”起来
关爱中心主动对接全区现役军人所在部队,了解掌握军队和地方对军属制定的关爱优待政策,链接并协助落实军人家庭团聚保障、部队救济、军属权益保障、军人配偶就业、军娃入学、养老医疗等既有政策。
设立新吴区专项救助机制,对遭遇重大变故或困难突出的现役军人家庭,关爱中心会同部队、政府相关部门、属地街道、社区等,制定相关救助措施,开辟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地予以个性化解决。在驻地军属集中的部队家属院筹建成立社区服务工作站,设置百通岗、警务室、家庭医生工作室等服务窗口,提供党建、民政、卫生、就业、综治等零距离、一站式服务。
“虽然是部队家属院,但我们能够享受到地方社区同样的配套服务,地方政府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啊!”新吴区驻地某部领导这样说。
荣誉激励,把尊崇军人“赞”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新吴区通过对现役军人家庭“高看一眼”“敬重三分”的导向,把尊崇感传递到全社会,形成良性循环、闭合回路。
通过广泛开展敲锣打鼓上门送喜报,悬挂光荣牌,八一、春节期间慰问现役军人家庭,装满慰问物资的卡车集中发往共建部队等活动,广泛造势、大张旗鼓,让现役军人家庭感受到更为热烈的荣耀感和幸福感。
会同人武部门研究制发现役军人家属《军属证》,持证享受新吴区拥军优待联盟提供的涵盖餐饮、住宿、娱乐、医疗和生活服务等多项内容在内的优惠服务。在区荣誉广场、街道荣誉室、社区荣誉墙展示现役军人的优秀事迹,通过分享和传递荣誉激励,给予现役军人家庭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旺庄街道的小魏,就是受街道抗美援朝老兵的事迹感染,参军入伍,如今在部队也获得了“四有优秀士兵”,自己的名字也上了荣誉墙。
专业支持,把购买服务“配”进来
关爱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专业的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化解家庭矛盾,稳固军人后方。在驻地部队家属院设立“快乐三点半”课堂,聘请专业的老师陪伴看护军娃,解决军属接娃难题。政府购买服务为现役军人家庭提供免费服务,解决了军属面临的棘手难题,也温暖了军属的心。
志愿服务,把社会力量“引”进来
“老人就医、孩子接送”,这些对于普通家庭司空见惯的事情,对于现役军人家庭来说,可能就会面临不一样的困难。
“多亏了他们,让我的压力减轻了很多”,军属李嫂说。某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得知辖区一个现役军人家庭因老人生病住院,孩子无人照看的情况后,主动安排专人,轮流上门负责照看孩子。
为做好现役军人家庭的关爱帮扶,新吴区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成立尚戎拥军协会,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双拥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军地协调、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拥军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