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地方动态

跨越73年的“相见”

发布时间:2023-03-17 17:35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镇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近日,在江苏、广西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陪同下,安葬在广西的句容籍烈士张靖华的幺弟、80岁的张映奎老人带着孙子张博闻,朝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小董革命烈士纪念碑缓缓拾级而上,找到了张靖华烈士的墓碑。这场跨越时空的“相见”,张映奎足足等了73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小董镇是钦州革命的发源地,与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的句容相隔约1900公里。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129师、137师等部队南下,在剿匪斗争中,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李金标等一批指战员及罗桂香等120多名同志壮烈牺牲。牺牲的烈士中,就有中国人民解放军43军129师句容籍战士张靖华。

一字之差,寻亲路走了73年

去年,广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布了为烈士寻亲的公告,句容籍烈士张靖华(碑名张靖英)也在其中。收到公告的句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指派专人负责仔细核查档案,并及时转发了寻亲信息。

消息一经发出,便收到开发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回复:“辖区烈士名单中也有位‘张靖华’,家中有个弟弟叫张映奎。”收到消息的优抚和褒扬科科长孙维波立即进行核实。

张映奎老人得知寻亲团的来意后惊喜万分,对寻亲团讲述了埋藏在心底几十年的遗憾,“听母亲讲,二哥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刚入伍时还有几封书信报平安,后来就没了音讯。”

“也许,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抱着这份念想,每逢过节,母亲都要留副碗筷给二哥,直到1957年收到烈士证,才相信二哥已经牺牲。”张映奎说,母亲生前,在清明节前后总会念着“广西”,去世前反复叮嘱要找到二哥的安葬地。由于当时交通、通讯等不便捷,几十年过去了,二哥的安葬地始终没能找到。

“曾经,父亲的朋友到朝鲜旅游时,在革命纪念碑下看到烈士‘张靖华’,就立即联系了我们。经核实,该烈士籍贯非江苏,信息再次中断。”张博闻说,根据广西那边的反馈,墓碑上写的是二爷爷入伍时的另一个名字——张靖英。没想到,一字之差,全家找了73年。

千里跋涉,看到了二哥的安葬地

二哥张靖华参军时,张映奎老人才五六岁,因此他对二哥的记忆很模糊。有生之年去祭拜二哥,是他的心愿之一。

3月1日上午9时许,经历1个小时的山路颠簸、爬过数余级台阶,张映奎老人看到了满是烈士名字的纪念碑。他一边靠着孙子喘着粗气,一边问:“博闻,二爷爷的墓在哪儿?”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张映奎老人来二哥墓前,泪眼婆娑,一笔一划摸着墓碑上的名字,颤抖的嘴角挤出一句:“二哥,兄弟带着孙子来看你了。家中一切安好,放心吧。家里没忘记你!”

近年来,句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相关部门启动烈士寻亲专项行动。2021年,句容市与浙江省台州市携手合作,成功为一江山岛6名句容籍烈士寻亲;2023年,句容市与无锡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取得联系,为埋葬在郭庄的烈士寻亲,目前已初步取得成果……据统计,近3年来,句容市已成功为12名句容籍烈士寻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