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媒体报道

江苏最美拥军人物:一腔赤诚谱写一曲“鱼水赞歌”

发布时间:2023-08-25 11:12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新华日报

他们情系军营,把拥军当成毕生事业——

一腔赤诚谱写一曲“鱼水赞歌”


情系军营,勤耕不辍;身份不同,初心相同。他们,以普通民众的力量和赤诚的情怀,用爱心和关怀表达对军人的感谢,成为照亮双拥路的点点星光,汇聚成军民一心的璀璨银河。8月23日,“江苏最美拥军人物”获隆重表彰。让我们走近坚实的“大后方”,聆听他们用一腔赤诚谱写的一曲曲“鱼水赞歌”。

“把拥军做成有温度的事业”

进入暑期,南京溧水大金山国防园十分热闹,前来参观学习的学子和游客络绎不绝。国防园创办人张勇无比自豪,经过30多年奋斗,他把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山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国防教育基地,年接纳游客50万人次。

刚起步时,他和妻子姜庆香吃住在临时工棚里,带着一群志同道合的退役战友,一起手刨肩扛,建设心中的“国防园”。张勇为此卖了房,花光所有积蓄。

从2007年开始,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国防动员部门的支持下,张勇对大金山国防园进行扩建,从初期的3个山头、580亩地,扩展到7个山头、1200亩地,不仅建起实弹射击场、军事文化体验园等设施,一条长2.5公里的“微缩版重走长征路”还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长征艰险。

如今,国防园200多名职工有60%是退役军人。国防园不但解决了一部分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还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在新的阵地为国防事业继续作贡献。

红色血脉,是城市的精神脊梁。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徐州,爱军拥军蔚然成风,陈永军就是其中一员。十多年前,陈永军陪同外地朋友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馆里一根刻有88个地名的“小竹竿”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引起了他的注意。淮海战役中,山东省烟台地区支前民工唐和恩带着这根小竹竿运粮支援前线,每到一地,他就用小刀把地名刻在竹竿上。从此,陈永军立志以“小竹竿”的主人为榜样,做一个真诚热心的拥军人。刚开始时,他的经济并不宽裕,却一下拿出万余元为驻徐部队添置日用品。后来每逢重大节日,他都要为人民子弟兵送温暖。十年来,他累计向部队捐赠款物近百万元。如今,事业有成的陈永军愈发想回馈社会。他说,要把拥军当成一生的事业,还要做成有温度的事业。

“从军路上虽然没我,但拥军路上一定有我”

采访秦泗花时,谈到自己的拥军历程,这位来自基层社区的双拥人满眼都是幸福。“有一年征兵时,一位适龄青年家住山上,怎么也联系不上。我当时十分着急,晚上摸黑上山寻他,一不小心把脚崴了。幸好最终找到了人,圆满完成征兵任务,圆了年轻人的参军梦。”作为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街道南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秦泗花也有一个军人梦,可惜没有实现,她就把这一腔热情全部化作对军人的拥护,对退役军人就业、军人军属优待工作的悉心投入,在社区营造了尊崇军人、支持国防的浓厚氛围。

被誉为“双拥文艺轻骑兵”的干建青带领淮安市文工团走过20多年的拥军路。他们热爱人民军队,并不断创作军旅题材的文艺作品,相继推出《血染青春》《军人本色》《当兵就是那么帅》等近百个军旅题材节目。每逢节日,干建青都会组织文工团走进军营、驻训基地公益演出,为战士们送去精彩的文艺大餐。目前,干建青已组织拥军慰问演出达150场,受众20余万人。“我希望,每一次拥军演出都像一粒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并结出丰硕果实;每一部拥军作品都是一片沃土,能够厚植拥军情怀。”干建青发自肺腑地说。

“从军路上虽然没我,但拥军路上一定有我。”戎威远保安公司江苏分公司总经理王国根,在拥军路上走得异常坚定,“没有前方坚强的哨位,就没有我们安稳的创业环境。”王国根的企业优先录用退役军人,先后接收退役军人150多人,军属15户。王国根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退役军人培养职业技能。王国根还组建企业“退役军人之家”,设立专项经费,发放经济补助和生活物品15万元。2022年,他所在企业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戎耀之家”。

“拥军初心,我们一起守护”

在常熟,有一位虽然从军仅3年,却有着浓浓拥军情怀的“老兵”,他就是常熟市沙家浜爱国拥军联合会会长赵平华。为探索社会化拥军新思路,赵平华动员身边企业参与成立常熟市沙家浜爱国拥军联合会,成为当地首家专门从事双拥工作的社会组织。

赵平华依托自己的企业,帮助战友创业。战友姚祥龙开办一家钢结构公司,赵平华拿出100多万元扶持该公司资金周转,使它很快走上正轨。

战友张建兴在一次车祸中成了植物人,赵平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为他垫付医药费。为减轻其家庭负担,赵平华召集战友、动员募捐,当场筹集捐款4万多元。每年春节,他都要给张建兴一家拜年,16年从未间断。

部队需要什么,赵平华总是尽己所能筹集募捐。几年前,他捐款20万元,为驻地部队每个营购买12台数字放映机。他在全军率先为沙家浜部队设立爱军习武训练奖励基金,激励官兵建功立业。

军民鱼水情,在经年累月的浸润中不断升华。如今,全省各地的社会化拥军队伍越来越壮大。捐资300万元设立“国良国防奖励基金”的胡国良,1982年从军报国,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1985年退役返乡后,他白手起家创办企业,如今建立基金,坚持常态化拥军。近几年,胡国良又捐款500万元,牵头成立无锡首个民间“双拥关爱基金会”,目前基金规模已达1800万元。迄今为止,胡国良累计捐款1500万元。